【政策解读】国家发改委:双创促就业 将多方面推双创纵深发展
发布时间:2017-04-17 操作>>
浏览次数:205次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回答记者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问时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广泛深入地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发展生态明显优化,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今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副主任宁吉喆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回答记者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问时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广泛深入地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发展生态明显优化,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宁吉喆表示,“双创”对去年我国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带动了新增就业岗位的增加,同时“双创”平衡了供需,扩大了有效供给,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他也指出,初创企业的失败问题在世界各国都难以避免,我国新设企业活跃度已经是很高的水平。政府接下来将从多个方面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下为问答实录:
记者:近两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但是我们发现一些创业失败的案例时常见诸报端,请问您对此现象怎么看?下一步政府对推进“双创”有什么打算?谢谢。
宁吉喆:“双创”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去年以来全国掀起了“双创”的热潮。我去年到各地调查研究,看了许多“双创”的企业、“双创”的个体工商户、“双创”的个人,深受感动。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广泛深入地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发展生态明显优化,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创业投资领域募集资金量,去年是前年的1.79倍。目前,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12.84,在全球主要国家当中位于前列。
“双创”在孵化企业、带动就业、提升产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刚才何主任介绍当前就业的形势是稳、好,“双创”起了很大的作用。“双创”孵化了大量企业。去年,每天新设立的企业是1.5万家,如果加上个体工商户等,每天是4万多家,市场主体在“双创”的促进下迅速增长,全国市场主体去年年底已经达到8700多万户。“双创”带动了就业。2016年初创企业新增招聘岗位数超过了240万,对新增招聘岗位的贡献率达到了18.7%。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也明显提高,去年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人数达到61.5万人。参与分享经济、网络经济服务的人,都是几千万为基础,最活跃的分享经济、网络经济都和“双创”密切相关。“双创”还提升了产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0.8%、10.5%,比整个规上工业的增长率6%高出4个多百分点。“双创”平衡了供需,顺应了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提供了大量的新产品、新服务,扩大了有效供给,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
当然,创新创业当中也存在一些初创失败的问题,这是世界各国都难以避免的问题。我们刚才讲的我国新设企业活跃度为70%,这已经挺高了。作为政府最重要的就是要倾力支持创业、宽容创新失败,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气氛。目前,国家成立了推动“双创”发展的部际联席会议,由发展改革委牵头,28个部门参与,各个地方也很重视“双创”,特别广大创新创业者衷心拥护。不仅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大学生创业热情很高,大中型企业也推动设立创新创业平台,像海尔这些大企业,也都适应网络经济,推动创新创业。科技领域更是创新创业的重点领域。
下一步要从五个方面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来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改善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昨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这个要求,要激活个人和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二是强化基础,再建设一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鼓励企业和单位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发挥好国家和地方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特别是要鼓励企业更多增加研发投入,国内比较好的企业、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都是主动增加研发经费的,不仅销售一批产品、生产一批产品,而且研究一批产品、储备一批产品。通过“双创”推进,现在像深圳的一些企业,营业收入当中研发比重都达到了5%以上,有的企业更高。所以,这就能够真正发挥创新在发展中的作用。
三是弥补短板,抓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尤其是要重视企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高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四是培育新动能,推进实施“互联网 ”行动和大数据战略,支持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五是要加快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的方向发展,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现在已经到了讲质量、讲技术、讲标准、讲品牌、讲知识产权的阶段,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途广阔,潜力巨大。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