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盘锦市科学技术局
|
当前位置: 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pg游戏官网登录入口 >动态要闻 >动态要闻

【喜迎党代会 • 聚焦这五年】科创“新气候”正改变盘锦经济结构-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

    全球每100部手机,有8部摄像头马达是“中蓝制造”;世界主要油区,矗立着“天意顶驱”;携手阿里云,泰利达“数字大脑”赋能“智慧城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市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创建创新型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坐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创新体系,加强创新驱动能力,加速技术引进培育,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迅速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全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省前列。

制度推动——构建“创新体系”,凝聚“最强动力”


    设立9个研究室,打造多个国家、省、市级研发平台,申请专利52项,科研立项179项,与企业共建4个分院……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引领盘锦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五年前,起步创新;五年后,成果可期。” 院长贺高红说,“没有盘锦的政策支持,就没有我们研究院的今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要一起转。”五年来,市委针对创新体制机制不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协同体系不强、人才支撑力度不大、创新投入不高等“短板”,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构建创新发展新模式,增强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

    创新体制机制,创建“六大体系”。着力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一流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盘锦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最大限度地支持鼓励创新,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着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打造一流培育体系,通过“创办一批、孵化一批、转型一批、引进一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着力建设创新高地,打造创新空间体系,将辽东湾新区、盘锦高新区、辽河两侧“一带双创”区域打造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能力突出、创新环境优良的创新创业集聚区和新兴经济增长极。着力“政产学研”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深化“市校战略合作”,建设产业创新平台、产学研创新联盟,加快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着力集聚高端人才,构建创新人才体系,建立健全人才成长机制、激励机制、引进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着力优化环境,打造创新服务体系,创立“政产学研金服”创新机制,建立科技孵化器,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发展“众创空间”,为科技创新加油助力、保驾护航。

    创新管理机制,创建“盘锦模式”。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市委将科技创新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创新平台、发明创造、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环境建设等“硬指标”,签订“责任状”。各级党委把科技创新摆到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宣传落实创新政策,做好财税、金融等政策与科技政策的衔接,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气候”。

    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五年来,全市引进产业技术研究院15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培育省级创新中心26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5家,相当于1.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一个创新平台。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2065人、高端创新团队6个。全市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1.57%提高到2.83%,位居全省第二;gdp增长速度进入全省前列。

创新驱动——做好“三篇大文章”,释放“澎湃动力”

    今年6月,中蓝中央研究院挂牌,开启研究院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五年来,中蓝电子自主研发设计出多款马达和镜头系列产品,成为中国手机核心器件领军企业,跻身全球行业10强。

    制度创新提供“原动力”,科技创新提供“主动力”。市委聚焦科技创新新动能,把创新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布局石化及精细化工、粮食储备集散与精深加工、特色装备制造、新兴经济、数字经济等10大产业链条,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组建“产学研联盟”“多链服务团”“专家会诊团”,实施“专班制度”,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深度开发“原字号”。延链补链,打造新优势。


    “科技创新,是驱动我们快速转型、再造优势的巨大动力。”辽宁科安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宁说。2017年,主打“石油焦”产品的科安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研发生产的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服务中国碳材料应用行业头部企业,成为中国高端新型碳材料行业领军企业。

    产学研结合这把“金钥匙”,使“原字号”产业打开了产业链条比较短、精深加工比重低等“重生之门”,一大批企业从产业链价值链最低端走上中高端、跑出中高速,成为细分行业的“黑马”。

    改造升级“老字号”,以智赋能,焕发新活力。

    今年7月4日,辽宁天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施工的洼77-h3井顺利完钻,比同平台的洼77-h1井完钻周期缩短13.08天。这一钻井系统是辽宁天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顶驱进入世界各大油区后,与高校联合、自主研制的钻井“利器”,目前广泛应用于辽河、长庆、吉林、西南等油气田。

    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市委主导的校企联合进行科技攻关,不但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问题,而且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老字号”企业“返老还童”,走上智能化、高端化发展道路。

    培育壮大“新字号”,打好技术牌,积蓄新动能。

    正在建设的辽宁键凯科技有限公司医用药用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产业化与创新应用成果转化项目,以77项中国及世界发明专利抢占先机,走在世界同行业的前列。

    政策“看得见的手”和科技“看不见的手”双重结合、精准发力,推动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五年间,全市培育雏鹰企业45家、瞪羚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58家,一批企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细分行业龙头、“隐形冠军”。

科技带动——加快“技术移植”,拓展无限空间

    秋风送爽,稻穗吐黄。袁隆平院士北方耐盐碱水稻试验基地9‰盐度“海水稻”长势喜人。全国唯一一个建立“袁隆平院士水稻试验站”的民营企业、辽宁中聚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张潜告诉记者:“9‰盐度稻种筛选试验成功后,北方上亿亩盐碱地将飘起‘稻花香’。”

    盘锦科教资源相对匮乏,甚至没有多少高科技企业。市委厚植发展优势,实施“技术移植”战略,建立高质量发展项目生成引育体系,推进实施一批具有牵动性、主导性、关键性的重大项目,以高质量项目为盘锦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提升项目生成引育水平,制定落实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投资计划,开展产业链延伸行动、招商引资提效行动,在产业对接互补、重点园区共建、重大项目合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基因移植”。中国润滑油领域首席专家刘维民院士率领的“高性能润滑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领军的催化剂复活研发团队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落户盘锦,站在世界前沿,引领产业发展。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的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技术,实现“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清华工研院进入盘锦后,将引领盘锦氢能、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航船破浪前行。

    “带土移植”。盘锦高新区引进广东省四大实验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全面承接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重点围绕云智库、智能化应用、先进材料等领域,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战略性合作,推动先进材料产业创业孵化、成果转化。

    “整体移植”。辽宁百思特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建设的氮化镓生产基地即将试产,盘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研发生产高亮度及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外延片及芯片的“镓谷”。盘锦宝宇化工与德国赢创工业集团携手合作,赢创工业集团作为具有170多年历史、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公司进入盘锦,将加速盘锦新材料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挺进。

    国际“巨头”移进来,国内“巨人”长起来,我市的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正深刻地改变盘锦的经济结构,激发盘锦的经济活力,书写盘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上一篇: 喜迎党代会 • 聚焦这五年 | 巧布全局一城新
下一篇: 喜迎党代会 • 聚焦这五年 | 高水平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