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故事 我来讲】育种专家:把论文写在盘锦大地上-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
- 发布日期:2021-11-17
- 浏览次数:566
春种冬藏,颗粒归仓。一场大雪,让盘锦的大地穿上了厚厚的白色冬装,而在这雪层下面,经旋耕被或深或浅埋在土壤里的稻茬,将经过一冬和明春缓化后的自然变化,变成有机肥,迎接并孕养下一批种子的轮回。
盘锦大米,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蜚声海内外。可鲜为人知的是,盘锦大米好吃的背后,除了农民的辛勤耕种,更要靠那些育种专家默默无闻的辛苦付出。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近十年不间断的筛选,才让一颗成功的种子置身土壤,最终变成一碗香喷喷的米饭。
一
据史料记载,在盘锦这片土地上种稻可追溯到清代。后来,张学良将军于1928年组建“营田公司”,在故乡大面积开荒种稻。再后来,新中国成立后,盘锦区域逐步发展成辽宁省最大的国营农场群,成了水稻集中产地。这片富含盐碱、曾经贫瘠的土地,被寄予了太多厚望。
1958年,在加快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今叫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所)应运而生,并落户在盐碱地及微咸水资源丰富、辽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盘锦。从那一年起,如何让盐碱地变得肥沃,让这片土地能种稻、多产稻、产好稻,成了盐碱地所农业科研人员毕生的追求。
“盐碱地改良粮食作物首选水稻,是因为水稻种植过程中要灌水,而灌水对土壤起到了洗盐压碱作用,同时抑制地表水分蒸发,有利于盐碱成分与水稻根区逐步脱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所所长李振宇介绍说,除了灌水洗盐,水稻根系本身就具有分泌有机酸和吸收盐分的能力,能够降低土壤盐分,创造适于水稻生长的根际环境。所以,选育耐盐碱、高产、食味佳的水稻是改良利用盐碱地、最大限度挖掘可利用土地及其产出的重要途径。
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围绕这个“一举两得”的项目,呕心沥血,在农田工程改良、灌排洗盐改良、土壤培肥改良及抚育芦苇改良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让辽河三角洲从昔日的“南大荒”,真正变成了如今享誉全国的“鱼米仓”。
得益于盐碱地所的优先服务,盘锦人不但可以捷足先登地吃到优质大米,在2002年,盘锦大米原产地域保护获得国家批准,2019年盘锦大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品牌评估价值高达500亿元以上。盘锦大米,成了这座四线小城响当当的名片。
二
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缩短年限,从1971年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所的育种专家们就开始了“南繁”工作。
“那时候海南岛育种基地什么都没有,吃菜靠种,生火要自己上山打柴。”如今已年至耄耋的原所长张福涛老人,说起当年的水稻育种工作来,脸上依然写满了热爱。
“那个年代交通不便,从北京坐硬座到广州要60多个小时,到站时脚肿的连鞋都穿不上,下火车还要坐船去海南。”而能买到硬座已经算幸运,大冬天,辗转多个城市,一个北方人在南方被冻得一晚上睡不着觉是常事。有一年正月初二,张福涛独自一人辗转到达广州之后,因为有台风,船不能走,飞机也不能飞,等了一天终于等到一个航班,结果到飞机上一看,能坐三十多人的小飞机就他一个乘客,连空姐都开玩笑说:“你太幸运了,包机了……”
在没有物流的年代,去南繁,六七十斤的种子都靠自己扛,火车上人挤人,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一路都不敢喝口水,生怕上厕所。“一次我开着手扶拖拉机去试验田,走到一个大下坡,刹车突然失灵,一二三档全没了,用四档一点一点别下去,才把车慢慢停下来……”李振宇所长说,在和平年代,让人很难想象育种这样的工作也能险象环生,可事实就是如此。在海南岛,就有全国各地的多位育种专家因为各种意外长眠在那里。
作为80后育种专家,到盐碱地所副所长于亚辉这里,很多条件都有了明显改观,但去南繁时,手腕粗的眼镜蛇近在咫尺,遭遇台风、满院子都是倒伏的树木……这样的场景虽然说不上是家常便饭,但每次在海南从事南繁工作的近半年时间里,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现在可以当作故事讲、当时却能把人吓出一身冷汗的小插曲。
“一走就是半年,育种人南繁苦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人……”于亚辉说,这也是所有南繁人最觉着愧疚的地方。可作为农业科研人员,为了国家粮食安全,为了国人饭碗,他们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别无选择。
三
如果育种工作非要用一个字总结,那就非“苦”字莫属。但热爱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能让人以苦为乐。
“一把尺子一杆秤,株高穗长千粒重”。受条件所限,当年没有设备仪器,一个好品种的问世,全凭水稻育种专家的眼力和经验,靠在田间把成百上千的小品系综合评定,优中选优,提炼出来。
“我们那时候没有劳动保护,春天育苗,苗床都带着冰碴儿,没有水靴,就只能光脚下去……”老所长张福涛说,想要获得第一手资料,水稻种植生长的全过程,育种人都要亲力亲为,因为常年泡在水田中,脚下受凉加上风吹日晒雨淋,他落下了胃痉挛的毛病,一着凉胃就疼得受不了。
尽管条件艰苦,张福涛那代育种人依然完成了国外优质稻种的引进,自有水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他们那代人育成的矮丰二号,亩产可达750-800公斤,于上世纪80年代在新疆大面积种植,长达近20年的种植,推广面积达五六百万亩。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的辽盐2号,耐盐、高产,年推广面积达300多万亩,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
风吹日晒,蚊虫叮咬,走进稻田就和农人无异的育种人,从育苗开始基本上就是一身汗、一身泥、一身包。“做育种的人胃和膝关节都不好。”李振宇说。在这些承担着让国人吃饱吃好重任的育种人看来,身体上逐年显现出来的职业病是不可避免的,仿佛就是他们精心育成的那些水稻品种的副产品一样。
四
从能种稻,到种自己的稻,再到如今要种好吃的稻,水稻育种专家们为国为民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歇。
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环境友好,虽然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会略有不同,但这样的育种目标永远都不会改变。
“作为优质米产区,随着米质提升,一斤米增加一元钱,盘锦市就能增加10亿元的收入……”李振宇所长和他的团队培育的盐粳系列品种有的食味值已经达到了85分以上,他们希望依托盘锦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通过高食味值的水稻品种,将盘锦大米500亿的品牌价值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值、实实在在的收入。
“育种工作不光要满足市场需要,更要紧随国家战略,我国是人口大国,追求高产的目标永远都要放在第一位,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米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于亚辉说,如何让人民手中的那碗米饭从吃饱过渡到吃好,就要求育种专家确定育种目标保证高产的同时,也要保证米质的高食味特征。而这,正是他们这代育种人工作的重点、追求的目标。
直到73岁才真正从工作岗位退休回家的张福涛老人,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只差一年就是半个世纪。他的大儿子张战子承父业,也是一名水稻育种专家,并育成了自己的品种,父子俩见面,唠的话题全是育种和试验田。今年春天,张战带着父母到研究所的试验基地参观,花园一样的基地让张老非常欣慰:“国家一直重视育种工作,但当年真没条件,现在条件这么好,对整个试验工作都有促进……”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所成立以来,共育成审定水稻品种53个,取得209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级奖励4项。盐丰47在2001年审定至今一直是辽宁省的主栽品种,年种植面积300万亩以上,现推广至河北、山东和江苏等地,累计推广面积6000万亩,经济效益60亿元。
“相对于老一辈育种人,我们多了很多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可以把育种指标精确地定量,再结合传统的育种技术,选出的品种相对于以往,可能会有突飞猛进的质变。”作为新生一代的代表,于亚辉说,盘锦是优质米产区,他们既然承担了未来盘锦大米如何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就会立足盘锦、服务盘锦,努力把科技转化成劳动成果,把论文写在这片土地上。
如今的盐碱地所,硕士以上人员占全所职工近一半,这个高科技团队,正以前所未有的人才优势,为了国家粮食安全,为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懈地努力钻研。春天里的禾苗青青、秋日里的满目金黄,正是一代又一代农业科学家们,用辛勤和汗水打造的生花妙笔,写在盘锦大地上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