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持之以恒强创新 促进动能加快转换——贯彻省两会精神主题新闻发布会报道之三-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
- 发布日期:2022-02-07
- 浏览次数:328
本报记者 孔爱群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过去一年,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和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我省坚定不移走创新路,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持之以恒强创新,促进动能加快转换,提升创新平台能级,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新形势、新任务,辽宁如何部署,怎样实现?1月2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贯彻省两会精神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去年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果、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创新环境向好
创新主体壮大
科技创新,制度先行。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今年将结合辽宁实际,推进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人财物使用自主权。
创新有沃土,科技出“新苗”。去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总数超过800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09家,总数超过1.4万家。新增“雏鹰”企业798家、“瞪羚”企业21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5家,累计达3181家。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加快引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700家,形成万马奔腾的创新局面。通过联合省有关部门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库,形成动态监测机制,开展包保服务。支持科技人员创办企业,大力布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孵化载体,依托高新区、开展科技招商活动。提高精准服务水平,出台《辽宁省科技企业群体培育壮大工程行动计划(2022-2024)》,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率工作督查激励。
建设中试基地
加快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产业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去年,我省梳理了省内重点科技成果2864项,向全省推广。以“三校五所”为重点,举办撮合对接活动200余场。聚焦中试环节,制定全省中试基地建设方案,树立“辽宁(盘锦)精细化工典型示范中试基地”,在重点产业领域布局了一批中试基地。以东北科技大市场为龙头,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78.6亿元,同比增长20.7%。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3.6%。
今年,我省将新建重点中试基地20家,省内落地转化科技成果4000项。为此,我省将组织各类主体举办撮合对接活动300场以上,力争实现撮合活动制度化、成果需求清单化、撮合方式多样化、撮合服务市场化;对具有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奖励性后补助资金支持;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全省技术转移体系。累计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0家,培养培训技术经纪人、科技成果评估师等技术转移人才2000人(次)以上。
打造创新高地
集聚创新要素
高水平创新平台能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去年,我省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创新平台落户辽宁。“基于高亮度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的前沿科技研究设施”列入国家规划储备项目清单,在高端精密制造、深部工程与智能技术等优势领域储备了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围绕各地区产业特点,布局建设了辽宁(沈抚)数字经济育成中心等区域创新载体。全省各类创新平台总数突破1000家。
今年,立足服务于三个“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我省将在材料、智能制造、精细化工与催化三个方向建设辽宁实验室。争取新建国家级平台,推进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先进光源”项目建设。在航空产业、高端精密制造等领域,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巩固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势,优化省级平台布局,依托重点领军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瞄准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加快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建设,为重大科技平台、大科学装置建设提供配套保障。
在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引育,集聚高水平人才团队方面,我省将持续推进“带土移植”,实施一批“带土移植”攻关项目和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引导省内重点科研平台设立开放基金,持续举办“带土移植”系列活动,激发人才效能。